离子共存题是高考中重现率较高的题,尽管每年的考题在形式上常有所改变,但考查内容却相同。本文结合近年高考试题,对离子共存题常见题型进行归纳分析,供读者参考。
一、常见题型
1.“无色透明”条件型
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即Fe2+(浅绿色)、Fe3+(棕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若“透明”,则溶液不形成混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如Ag+与Cl-、Br-、I-、SO42-;Ca2+与CO32-、SO32-;Ba2+与CO32-、SO32-、SO42-等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有混浊或明显的沉淀生成,它们不能大量共存。
例1. 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l-、Ba2+、CO32-
B.Ag+、I-、K+、NO3-
C.K+、OH-、Cl-、Na+
D.Fe3+、Cl-、NO3-、Na+
解析: 正确选项应满足无色透明、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C项。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09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