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横沟界限任安排,划出华洋两便街,莫向雷池轻越步,需防巡捕捉官差。”这首近代竹枝词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京 b.武汉 c.广州 d.上海
2.1839年《澳门新闻报》报道说:“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 他官员相反。”其“林总督行事”应是指
a.虎门销烟 b.抗击英国侵略者
c.编译《四洲志》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3.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铁路矿务局 d.福州船政局
4.百日维新时期,法令叠出,所颁诏令未曾提及
a.设立铁路、矿务总局 b.在京师设立大学堂
c.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 d.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5.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6.“日人在 山东及津沪等地,增设的工厂甚多,青岛德人之工厂全为日人所占。单就青岛及山东之日人工厂而论,为数已139家,资本皆极雄厚”这段材料说明
a.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b.日本在一战期间形成暂时独占中国的局面
c.日本趁西方国家忙于一战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d.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进行经济掠夺
7.1912年以后,跪拜、作辑等被鞠躬、握手所取代,“大人”“老爷”等称谓被“先生”和“君”所取代。带来这种礼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教育制度的改革 b.民国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