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评材料中明太祖关于丞相制度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首先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即“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 亡…‘我朝罢相……所以稳当”。其次展开评论,注意史论结合.辩证地分析。秦朝灭亡主要是因为秦的暴政,而不是因为设置丞相:明朝罢相既有稳当的一面,也有导致社会腐败的 一面。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