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 光合作用
考点1 光合色素的提取、分离和作用
1.(2011•浙江卷)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
解析: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内类囊体薄膜,破坏叶绿体外膜不会影响光反应的进行,仍然会有o2产生,a项错误。植物叶片在衰老过程中,部分色素(如叶绿素)遭到破坏,各种色素的比例发生改变:叶绿素含量相对减少,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含量相对增多,b项错误。与夏季相比,冬季温度较低,低温直接影响光合作用所需酶的活性,温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所需条件为atp、[h]、co2,所以在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d项正确。
2.(2011•江苏卷)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b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解析:叶绿体中主要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四种色素在进行色素分离时,在滤纸条上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考点2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1.光合作用中,不在叶绿体基粒的囊状薄膜上进行的是( c )
a.adp变成atp b.氧气的生成
c.co2的固定和还原 d.[h]的产生
解析:co2的固定和还原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2.(2011•新课标卷)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b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解析:镁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植物不能合成叶绿素。叶绿素含量降低使幼苗吸收光能的能力减弱,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强度降低,故a、c项错误。因为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故光反应强度降低后,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暗反应的强度也降低,故b项正确、d项错误。
3.(2013•长沙县一中月考)下图表示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①表示o2,④表示co2
b.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然后被还原为(ch2o)
c.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能源物质只有②
d.(ch2o)可以转化为多糖、脂质
解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o2、atp、nadph、co2。在暗反应过程中,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然后还原c3,在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能源物质atp、还原剂nadph。c3被nadph还原为(ch2o),(ch2o)可以转化为多糖、脂质。
4.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 ℃、30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 ℃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 ℃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 a )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大
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解析:首先应明确题图中各点的生物学含义,a点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