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宋明理学一、选择题 1.魏晋时期,儒学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的直接原因是( )。 a.佛教和道教的广泛传播 b.人们难以接受理学观念 c.察举制度逐渐走向衰败 d.陆王心学脱离社会实际解析: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 2.南宋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理学家程颢和程颐的思想主张之一是( )。 a.把人与天地的本原合而为一 b.准确表达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c.率先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d.认为“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解析:程颢和程颐认为天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都是“仁”,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周敦颐的基本观点,b项是张载的思想主张,c项是唐代韩愈的主要观点。答案:d 3.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 )。 a.主旨在于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b.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c.与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相适应 d.反映了对儒学的批判继承解析: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因之而不能变”,说明他强调等级名分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永恒性,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 4.王守仁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解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体现了内心反省的意境,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具有内在一致性,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王守仁宣扬的观点没有关系。答案:c 5.(2011·上海单科)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解析:王守仁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且与生俱来,而“致良知”的目的就是遏止伪善流行,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与王守仁“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观点相悖,c项与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主张直接相关,d项与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没有关系。答案:a 6.下图见于今江西流坑董氏祠堂。下列围绕此图所发表的议论,不正确的是( )。 a.伦理道德是古代家族教育的根本 b.理学对基层社会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c.反映了理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d.理学对民族理想人格的塑造曾起过积极作用解析:董氏家族获得“理学名家”的殊荣,说明伦理道德已经渗透到基层社会中的家族教育,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理想人格的塑造,但不能直接反映理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答案:c 7.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府自上而下初步建立了一整套地方教育系统,其直接目的主要是( )。 a.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 b.推动儒学教育的发展 c.进一步巩固科举制度 d.促进学术事业的繁荣解析:汉武帝推行文化体制改革以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为核心,从而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故b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根本目的,c、d两项与史实不符。答案:b 8.英国曾借鉴我国科举制度改革文官录用制度,孙中山由此认为科举制度“就是世界最好的制度”,其原因之一是科举制( )。 a.以儒学经义作为考试内容 b.便于统治者控制知识分子 c.有利于形成社会重学风气 d.具有着一定的公平公正性解析:我国古代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原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亨道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 材料二 据传说,王阳明曾见有位圆寂的和尚与其面容极为相似,身后墙上有诗写道:“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王知其乃自己前世,留下诗句道:“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摘编自中华读书网请完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朱熹和陆九渊的主要分歧。 (2)你认为材料二是否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所呈现的特点。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一中“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等信息,进而结合朱熹与陆九渊的思想主张进行归纳;第(2)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联系材料二中“据传说”“王知其乃自己前世”等信息进行思考;第(3)问中的“特点”应结合我国古代儒学的发展历程,从思想内容、发展趋势、本质目的等方面进行说明。答案:(1)主要分歧:朱熹主张“先观后悟”,陆九渊主张“先悟后观”;朱熹认为陆九渊的心学“太简”,陆九渊认为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 (2)①观点: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理由:该传说从侧面印证了佛法对理学的影响。②观点:没有历史研究价值。理由:未经证实的传说不具有研究价值。(答出其中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即可) (3)特点:主要内容及其思想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注重融合、吸纳和借鉴其他思想流派的内容;日趋适应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现实需要。(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