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安徽文综)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牌坊群体现的是“夫为妻纲”的贞节观念,包公祠褒扬的是“君为臣纲”的忠孝意识,均属于儒家“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反映,故b项符合题意;迎江寺是佛教建筑,老子庙属于道教建筑,均与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不符,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 2.高二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老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a.“天法道,道法自然”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解析: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强调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方法,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孟子的观点,c项是儒家的主张,d项是法家的主张。答案:a 3.战国时期,有人说:“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一观点实质上主张( )。 a.加强对人民的严密控制 b.对待人民实行宽刑薄赋 c.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d.根据时代变化进行改革解析:“不法其故”“不循其礼”等信息,反映了求变图强的思想意识,与法家“事异则备变”的主张一致,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答案:d 4.规范的社会秩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史载孔子编订《春秋》时寓褒贬、别善恶,后世僭越者多惧之。孔子的目的在于宣扬( )。 a.尚贤 b.礼治 c.君轻民贵 d.儒法并用解析:a项属于墨家思想,c项是孟子的思想主张,d项是汉武帝以后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孔子在编订《春秋》时,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立场编写在《春秋》中,其观点的依据是西周的礼治,故b项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