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表明,综合大题的解题能力和得分能力都可以通过“大题小做”的解题策略有效提高.“大题小做”的策略应体现在整个解题过程的规范化中,具体来讲可以分三步来完成:审题规范化,思维规范化,答题规范化. 第一步:审题规范化 审题流程:通读―→细读―→选读. 技法1 第一遍读题——通读 读后头脑中要出现物理图景的轮廓.由头脑中的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与某些物理模型找关系,初步确定研究对象,猜想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技法2 第二遍读题——细读 读后头脑中要出现较清晰的物理图景.由题设条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物理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变化趋势.基本确定研究对象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技法3 第三遍读题——选读 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之后,对题目要有清楚的认识.最终确定本题的研究对象、物理模型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同时,还要注意常见的审题错误: (1)没有明确研究对象; (2)没注意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 (3)没搞清哪些量是已知量,哪些量是未知量; (4)没注意括号里的文字; (5)没抓住图象上的关键点; (6)没看清物体是在哪个面内运动,是竖直面还是水平面; (7)没注意是否需要考虑重力,有些题目明确说明不需要考虑重力,有些题目需要自己分析判断; (8)读错或没看清文字,如位移(或位置)、时间(或时刻)、直径(或半径)、轻绳(或轻杆)、物体在圆环的内侧(或外侧或圆管内或套在圆环上)等; (9)没看清关键词,如“缓慢”、“匀速”、“足够长”、“至少”、“至多”、“刚好”、“最大”、“最小”、接触面“粗糙(或光滑)”、“物体与弹簧”连接(或接触)等; (10)没有挖掘出题目中关键词汇的隐含条件,如:“刚好不相撞”表示物体最终速度相等或者接触时速度相等;“刚好不分离”表示两物体仍然接触,弹力为零,且速度和加速度相等;“刚好不滑动”表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绳端物体刚好通过最高点”表示绳子拉力为零,仅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第二步:思维规范化 思维流程: 技法1 过程分解 《技法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