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专题资料试题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资料类别试题

专题资料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5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3-06-10 18:29:39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1.(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汉武帝传》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汉书•武帝纪》(东汉)材料三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耗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赢政,几欲齐衡。 ——司马贞《史记索隐》(唐)材料四 “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劳民也,盖欲复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尽去后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舍我其谁之想。于是承累朝之培养,既庶且富,相时而动,战以为守,攻以为御,匈奴远道,日以削弱。至于宣、元、成、哀,单于称臣,稽玄而朝,两汉之生灵,并受其福,庙号“世宗”,宜哉!” ——吴裕垂(清)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班固、司马贞及吴裕垂三位史家对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分别持何态度?(6分)影响三位史家态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汉武帝“变更制度”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原因有“诸事草创”、“四夷侵陵中国”等。第2问分析材料二、三、四,分别指出三位史家对汉武帝的评价,班固:肯定其文治,反对其奢靡;司马贞:批判、讥讽;吴裕垂:高度赞扬。影响三位史家态度的主要因素一问可根据所学,酌情进行回答。《答案》(1)汉朝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存在王国问题、少数民族危胁边境等问题,需加强中央集权。(4分)(2)班固:肯定其文治,反对其奢靡;司马贞:批判、讥讽;吴裕垂:高度赞扬。(6分)因素:汉武帝统治措施;史家个人立场;史家所处的时代环境。(5分)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