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历史教案>>历史复习教案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人教版必修3)

资料类别教案

复习教案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3-07-09 17:05:55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一、三民主义的形成: 1、背景: ①民族危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改良救国方案失败 ②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③个人因素: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民主革命思想。 2、提出:1905年创建中国同盟会,在《民报•发刊词》 上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3、内容: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进行民族革命,用 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即“创立民国”,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进行社会革命,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国家,国民共享。 4、作用:三民主义思想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