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历史教案>>历史备课教案

2013年高二历史教学设计:8.1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人民版必修3)

资料类别教案

备课教案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3-08-08 16:59:34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一节的内容,其核心是浪漫主义的含义、浪漫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在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上的表现,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结合工业革命后时代背景以及代表作品进行分析。学生在初中历史中几乎没有学过,本节课的内容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就是对知识的补充,它与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但在本学科中属于次要内容。教学的重点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理清线索,运用图表法。二、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1)了解浪漫主义文学、音乐以及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2)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目标解析:(1)了解浪漫主义文学、音乐以及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就是指识记和掌握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音乐、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能联系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内容。(2)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就是指要结合工业革命以后欧洲的政治变革与社会震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促使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浪漫主义文艺作品歌颂了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学和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易脱离历史空洞地看待这一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紧密联系工业革命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现实进行具体分析,其中关键是充分使用历史联想法,历史地进行分析。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