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1805年,盖·吕萨克(joesph louis gay-lussac)在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气体反应体积间的关系时,发现了气体定律:当压强不变时,反应前的气体跟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体积间互成简单的整数比。为了解释此规律,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amedeo avogadro)在化学中引入了分子概念,提出了阿伏加德罗假说,即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阿伏加德罗假说不仅圆满地解释了盖·吕萨克的实验结果,还确定了气体分子含有的原子数目,开辟了一条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新途径。但是,这个假说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公认。当时,化学界的权威道尔顿(john dalton)和贝采里乌斯反对阿伏加德罗假说,他们认为由相同原子组成分子是绝对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