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烛之武退秦师问题导学 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避”后“受”,有什么作用? 2.烛之武用哪些事理和事实说服秦伯退兵的? 3.写事离不开人,从整个情节来看,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自主探究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采用了哪些外交策略与技巧?文法导析 1.伏笔与照应。这篇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从大军压境到最后的平息,课文都是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对“退秦师”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