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必修1)

资料类别试题

一轮复习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3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4-08-20 14:39:24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1.(2014成都一模)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d 材料中汉武帝的措施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b两项明显不正确,c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手段,根本目的是d项。 2.(2014株洲一模)某朝廷讨论调兵平叛时,一位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税养兵,当命令其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还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所以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该官员最可能是(  ) a.汉代周亚夫 b.唐朝李德裕 c.宋朝王安石 d.清朝曾国藩解析:b 唐朝中期,地方设置的藩镇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2014潍坊一模)“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 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解析:b 材料信息体现了对皇权的“避讳”,说明皇权至高无上,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4.(2014日照模拟)“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召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钱穆《国史大纲》)这说明当时(  ) a.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 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解析:d 材料表明当时掌握军事权力的是枢密院,“宰相李昉等不知”“中书不预闻”说明丞相被剥夺了军事权,相权受到较大的削弱。 5.(2014贵阳二模)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 a.事权的分割 b.科举制的完善 c.理学的兴起 d.租佃制的发展解析:a 联系教材知识,可知宋太祖为加强专制,进一步分割相权,设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即副宰相,掌部分行政权。设三司来专门管理财政。在地方也同样分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样,形成宋朝的“冗官”格局,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 6.(2014蚌埠模拟)隋唐时官方对曹操的评价以肯定为主,认为他是大英雄;到了北宋则完全相反,从官方到民间对他的评价都以否定为主。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b.宋代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c.理学发展为官方统治哲学的结果 d.宋代市民文学发展的结果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