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3.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 4.理解作者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