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学班主任的十八个忠告2008-10-16 17:42:00 阅读 参与讨论()

一、黑板报的内容应该两个星期更换一次。

现在许多学校黑板报的内容不是为了迎接一个节日,就是为了应付一次检查。这样的黑板报,实际上是供人参观的装饰品。对于班级的管理,学生的教育,收效不大。

我们追求教育的合力效应,班主任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中,都要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能够达到的阶段性要求。黑板报也不例外。

一个学生四个月,要办八、九期黑板报。建议有四期作为教学常规固定下来,即期中考试之前表决心,期中考试之后表彰,期末考试之前复习计划,期末考试之后表彰(放在下学期初)。其余的,由班主任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定内容。

二、协调主科每天的作业量。

据家长和学生反映,有时作业堆起来了,要做到十一、二点才能完成;有时又都没有布置作业,玩了一晚上。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有害,班主任有责任管辖每日的作业量。有人会说:这不把人累死了。其实并不是!每天只要花十几分钟过问一下主科老师,时间长了,主科老师自己会协调。

三、上课后学生起立,往往喊:“老师好。”

由于没有预备令,喊声参差不齐。学生起立后,班长喊:“老师”,学生齐喊:“您好。”声音整齐宏亮。这不是小事,点滴小事,反映班风班貌。

四、普通学校班主任是件很苦的差事。

既要教书育人,又要防止打架,杜绝高年级学生抢低年级学生的钱,还要防止班上出现被盗情况。班主任集老师、警察、法官数职于一身。处理这些事的原则是以预防为主,要教育学生不要把钱放在书包里,数目较大的钱不要带到学校来,学生交费要及时收上来,以防不测。

五、加强巡视的两个时间。

一是下雨不做操,休息时间长,二是中午1点到2点,班级之间的打架,外面的流氓进来寻衅滋事,多在这两个时间,应加强巡视。

六、上级发下的统分表是分散的,不能显示学生发展的轨迹。

班主任可以把记分册用剪贴的方法,造一个大大的学生成绩追踪表,一学年一张。包括上学期期中、期末,下学期期中、期末四部分,表格最下面是班级平均分、合格率、优良面等等。

这样,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班级整体的发展情况,在这张表上一目了解。另外,科目的编排顺序应与学生手册一致,以便登分。

七、中学生最恨婆婆妈妈似的,没完没了的唠叨。

老师说长了,他们在下面就不耐烦了。因此,班主任训导学生的一个原则,应简单明了地提出具体要求,三言两语、干净利落地结束讲话。

八、每个人都在追求温暖,或者是家庭的温暖,或者是集体的温暖。

一个学生,如果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班集体的温暖,他就会到校外的恶少那里去寻求“温暖”,和恶少们搅在一起。一个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让学生自觉地抵制恶少们的侵扰,自觉地抵制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就必须把所带的班集体,营造成温暖的大熔炉。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九、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其效果是以滞后效应的形态出现的。

有时候,干了许多工作,流了许多汗,人干得焦头烂额,还没有出成效,真叫人心灰意懒。想不到到了下学期,教育的效果出现了,证明你的汗没有白流。所以,你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请不要灰心。同样,放任自流的教育,坏效果也在下学期出现。

十、请不要接收家长或学生的礼物,不要贪小便宜。

有的家长当面笑着送,在家里哭丧着说。有的家长可能会理直气壮:“我们送了礼的,老师理应对咱的孩子好。”这种情况,让学生知道了不利于教育。表面上看,学生教坏了,最大的受害者是那个学生和他的家庭。可是学生三年就走了,我们却要在这个教育战线上磨下去,一届磨死人,两届磨死人,长此以往,岂不是折了自己的阳寿。

十一、老师对学生的工作态度,从高一到高三,不能老是一个面孔,应该有个变化。

刚接手一个班,必须十分严厉,让学生怕你。随着班上的纪律逐渐变好,学生的自觉性日益增加,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该二时,慢慢变得和蔼。到了高三,要使学生感到亲切。使学生明了,老师以前的严厉,是为他好。到了高三时,有些老师还在干巴巴地狠学生,那种教育百分之百的无效。

十二、上课时,常常看到学生趴在桌子上睡得直流口水。

这种情况很正常,初中的学生正处在身体的发育阶段。每天摄入的食物,除了供一天的日常消耗之处,还要供他发育成长,往往供不应求,使他很疲倦,所以趴在桌上睡着了。遇到这种情况,请不要过分责备学生。如果某个学生经常这样,请告诉家长,注意加强营养。

十三、有的老师,每次考试前总是吓唬学生,不打铃不许出教室,提前交卷就罚扫厕所等等。

要呆在考场里仔细检查,但如何检查,按什么程序检查,却说得很少。这样,学生坐在考场里东张西望,表面上不敢出去,心里头又不想考试,增加了监考的难度,也增加了作弊的机会,把学生教坏了。

班主任做好不作这个要求,学生交卷是他的自由。但是要求检查,所谓检查,就是把答案遮起来,重做一遍,看两次答案是否相同。若时间不够,把试卷从头到尾看一遍,这一要求,高一时只有少数好学生能做到。

他们还要来抱怨:本来做对了的,就是检查改错了。班主任要毫不动摇,向学生指出是他们基础知识不扎实,坚持要求。到了高二下,抱怨的学生没有了,大部分学生都这样做了,这是训练学生培养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十四、是否公平?

是中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对他们的教育中影响最大因素。因此,班主任要处理一切问题时,必须格守公平原则、力求把一碗水端平。

有时候,老师会无意识地偏爱某个学生,或者部分学生。初中的学生在这方面有超常的观察力,他们很快就察觉到了,在班议论开来,你还蒙在鼓里,已经给你的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切记切记,理智必须克制感情,切忌偏爱学生。

十五、我们的国家还很穷,不能灯红酒绿,歌舞升平。

更不能让萎靡之声瓦解我们的斗志。我们要艰苦奋斗,要教育我们的后代同样要艰苦奋斗,需要用激吭之音来鼓舞我们的士气。现在由于新闻媒介的误导,街头充满了港台歌星的萎靡之音,腐蚀我们的学生,是我们的不幸。

我们以前有多少好歌啊!那才是我们东方民族的歌曲,诗一样的歌词。我们要教学生唱,抵制不良的影响。如果你不会唱,就请收录机帮忙。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好歌被现代的歌星唱得油腔滑调,请不要用这种磁带。

十六、叶圣陶老人说过,如果坚持写日记,作文课可以取消。

除了名人显贵,才会有这个雅兴,一般的人,哪里有这个情趣。而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绝大部分是凡夫俗子,所以这个方法不现实、不可取。

但是坚持写周记,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只是批阅方法要改变,老师用铅笔批阅,只划出错别字和病句的位置,学生自己去改正。要向学生讲时,在周记旁边,留有改正的空白处。

十七、许多学生家长,无意识地袒护自己的孩子。

学生行为不端,家长把孩子带到老师面前,来讲许多客观理由。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应立刻把学生打发走,不让学生听。然后对家长说:“当着学生的面扯客观理由、是袒护,是长孩子的坏志气。对以后的教育,更加有害。即使要扯客观理由,你来跟单独谈,决不能让学生听见。”

十八、历史课对中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要,一个人的人生观是在中学形成的。

就是在这种糊里糊涂、朦朦胧胧的状态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决定了自己的……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