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杨树森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学困生是每位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都会碰到的,而随着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以及课改实行,学困生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解决好学困生转化这个问题呢?我就这方面,浅谈些许看法。 一、学困生的特点、形成 学习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还涉及到兴趣、态度、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诸多方面。我所说的学困生即指非智力型学困生。此类学困生的特点可归纳为“五不”,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意志不够坚强,学习经常不够牢固,学习方法不适当。从心理学的角度可分为不想学的学困生和想学而学不好的学困生两种。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对学困生形成原因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追源溯本,对学困生形成原因作如下的分类: (一)内部因素 1.学困生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知识观不正确,从而导致对学无所谓,产生了厌学、畏学的思想。 2.学困生个体意志品质、自控力不强。上课易“走神”,做小动作,看课外书,完成作业自觉性差,正是该因素的普遍表现结果。 3.学困生个体的不良情感和心理。许多学困生或因基础差未能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或因遭遇冷遇、排斥等而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情感和心理,影响了学习。 (二)外部因素 1.家庭教育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成长的榜样。笔者所接触的一些学困生,其父母大多有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和、离异、沾染不良习气,价值观不正确等问题,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知识观不正确。 2.学校教育影响。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的,校风、教师、教学水平起主导作用。一些教师不适当的教学方式,如重优生轻学困生,重传授轻学法,教学速度过快等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 3.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因素较复杂,有形的如书报、电视、电子游戏机,无形的如舆论、风气等。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重商轻学的不良风气,是许多学困生轻视学习的根源。 二、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分析学困生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我认为解决学困生转化问题是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关心、参与和努力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学困生的转化措施,要紧紧抓住重视教学情感和改进教学方法两方面。 (一)重视教学情感 1.重视学困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 “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度,使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从心理学讲,温饱、安全、归属、自尊是低级需要,学习是高级需要,只有尊重学困生,让学困生有归属感和自尊感,满足了低级需要,学困生能调动学习积极性。 中优生抵触学困生、冷遇、排斥学困生,经常斥责学困生,只会伤害其自尊心,造成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最终伤害了教育情感,违背了教育目的。因此,必须重视学困生的心理。 2.关心、理解、信任学困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 教师不能一概用批评来对待学困生,而应在课内外,学习和生活上真诚地关心学困生,理解学困生的处境与心情,可以采取谈心、家访、座谈、组织活动与学困生交流,帮助其克服困难,找出差的真正原因。 教师繁荣情感感染、人格熏陶、行为示范都会使学困生理解其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从而使学困生与教师产生信赖、共鸣、融合。而教师在此过程亦要注意矫正学困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知识观,塑造学困生的意志力和自控力,调整学困生的意志力和自控力,调整学困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心理。 3.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积极探索,是最好的导师。兴趣正是产生内部动机(包括好奇心、求知欲、发现欲等)和外部动机(师长赞赏、同伴认可等)二者结合。从教以来,我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视,也摸索出一套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诊断——引导——设置——照顾、激励——评价 (1)诊断:由教师、家长、学困生、同伴对学困生进行综合性诊断,找出学困生“差”的根源。亦要找出其优点,让其正视优缺点,摆正位置。 (2)引导:针对诊断结果,逐步将学困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现欲一道道学习上,塑造其意志力和自控力,鼓励其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的形成。 (3)设置:根据诊断的结果,设置分步骤、分阶段,符合学困生实际的合理目标,让学困生逐步达到目标,便会产生成功感,获得学习兴趣。 (4)照顾、激励:对学困生要多在学习、生活上加以照顾,帮助其夯实基础,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同时发现其有优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其有满足感,继续维持学习兴趣。 (5)评价:以一定时间为时限,对学困生进行客观评价,让他们扬起前进的风帆,不再自卑、自暴、自弃,逐步由“差”向“优”的方向转化。 通过此方法,确实使一些学困生实现了对学习从“知之”到“好之”到“乐之”的转变,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二)改进教学方法 1.教学速度合理: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与教材的科学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协调,学困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许多学困生的基础知识差、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如果一味追求教学效率,只能使学困生囫囵吞枣,最终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反之,合理的设计教学速度,从浅到深、从易到难、稳扎稳打、让学困生理解透彻,学困生会有信心进行学习,产生好的效果。 2.发挥学困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素质教育要求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笔者常采取一些双向交流来达到目的: (1)照顾式:对待学困生要多提问,多板演,批改作业多评语,多给予机会锻炼和表现,既可防止学困生“走神”有可使学困生积极思考,有机会表现,获得同学的认可。 (2)启发式:多以设疑、质疑、类比、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困生求知欲,增加学习乐趣。 (3)成就式:积极及时地对学困生的参与、进步予以表扬,使其有成就感、满足感,就会继续参与,调动积极性。 3.分层施教: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兼顾优、学困生,教学时要以中等生为起点,阐释重点、难点,照顾优生,补缺漏洞,顾及学困生,这里着重谈对学困生的施教: (1)直观演示:充分利用图形、教具等变抽象为直观的形式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较易掌握基础知识。 (2)迁移联系:多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生活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找出相同于不同的地方,既有利于掌握新知识,又巩固旧知识。 (3)分类指导,比如可以将作业分类为基础题和难题,对优等生要求做基础题和难题,而对学困生只要求做基础题,让学困生较易获得成功,继续树立信心。 (4)指导学法,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学。有些学困生想学而苦于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而效果不明显,对此学困生,教师要进行侧重教学,重点教会其审题、挖掘隐含条件,分析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寻求解题思路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重视信息反馈:师生关系主要是教与学的关系,所以教师要重视信息反馈,以利于改进工作。教学信息的载体有试卷、作业,板书以及学困生自身的态度,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有关的信息载体的变化及时研究对策,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加大学困生的转化力度。 数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在对待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上,必须坚持教学情感与教学方法并重,能使学困生从根本上转化,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例如,高一年级12班的石瑞康在上学期的数学成绩都是30分以下,而现在不管是单元考还是学期考都在几个以上(期末考70分);高一年级11班的王晨以前数学成绩都是40分以下,而期末考了95分。 如果学困生转化了,那么就等于为新世纪的挑战培养数以亿计的学困生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析学困生的成因,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切实地为教育强国履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而又艰巨的职责,这样我们的国家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便是指日可待了。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