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做个有“玩心”的班主任2008-11-10 14:03:00 阅读 参与讨论()

案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领着学生向学校西边的小岛走去。学生一脸狐疑,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路上不停地问我:“老师,我们去哪里?去干什么?”我听了笑而不答。

当离小岛约有100米光景的时候,我大喊一声:“跑!看谁先到那边的大树前!”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原来,老师要和我们一起“疯”。于是一个个像撒腿的兔子,飞奔向大树,接着我们在草坪上一起打滚,一起“追逃”,一起摔跤……就连以前见到老师话都不敢说的学生,此时也像吃了“熊心豹胆”一样,向我发起“进攻”……一个个的“真面目”都露出来了,当然还有我这个大孩子。

当我们“疯”累了,便瘫倒在草坪上,互相依偎着,一边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一边窃窃私语,我和孩子们倾诉着埋藏在心底的话语。多美的一幅画面啊!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忽然,不知谁起了哄,对我“群起而攻之”,把我按倒在地,拔起地上的碎草,“狠狠”地塞到我的衣服里、兜里……我可真是措手不及,只好就范,任由他们“宰割”,被“折磨”了好一阵子,他们才一哄而散。我狼狈地从地上爬起,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好像对他们的杰作——现代的“稻草人”。我当时真可以和叶圣陶笔下的稻草人相媲美了……

反思玩的教育已不是什么很新鲜的话题了,在国外已是平常了。然而我一直心存顾虑:这样会不会减低老师的威信?这样会不会“没大没小”?

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会不会有“有伤大雅”之嫌?但是连日来我和孩子们情感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他们对我这个越来越不“和蔼可亲”的班主任渐渐疏远了,似乎越发感到我不像以前那么好亲近了!看着孩子们那张纯真、坦率的脸蛋,我有点茫然……

俗话说,“穷则思变”,在这“黔驴技穷”的时刻我决定“铤而走险”,因为我深知学生最喜欢的莫过于“玩”,和学生在“玩”中恢复昔日的感情,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那怎么个玩法?

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在《巴甫雷什中学》中的一段话:“每当学年一结束,我就跟孩子们一道去远足旅行,去田野、森林、河边旅行。跟孩子们一起在南方晴朗的星空下宿营,架锅煮饭,述说图书内容,讲传说和童话故事,这些对我来讲,是一种幸福。”

对!我何不和学生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嬉戏玩耍,借助于大自然和谐的环境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发挥自然的教育功能了?于是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回想起那幅动人的情景,我已经不记得我们打了多少滚,我更不记得我被学生“折磨”了多少次,我只记得我们无忧无虑的笑声在岛上回荡不停。我只记得我们亲密无比的身影洒满了岛上的每一个角落;我只记得那一张张灿烂而又带有夸张的笑脸,不时在我眼前晃过。我们忘记了彼此的不足,不约而同地走进了对方的心灵。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明显感到学生对我的亲热,明显感到学生和我的话越来越多,他们又像从前那样在我面前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因势利导,穿插对学生的教育,他们也似乎更乐于接受,师生之间在毫无分歧和亲密无比的交流中对话。

是的,老师应该放下包袱,走近学生,走近大自然,因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要“解放他(学生)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心育是最高境界。它抛弃了枯燥的说教,而更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更注重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