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催生高效课堂2008-12-4 15:55:00 阅读 参与讨论()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

一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变得有效呢?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找准突破口,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冲突”。当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已开始进行思维训练,此时引导他们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理解,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例如,教学《祝福》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祥林嫂在儿子阿毛被狼吃了以后,反复讲一句‘我真傻’,她这里所谓的‘傻’指的是什么?其实,她的‘傻’还有更为深刻的内涵,你能找到吗?”

第一问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发现它指的是“祥林嫂不知道春天过了还会有狼”,所以这一问只是引子。第二问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挖掘祥林嫂在认识命运上的“傻”,从而找到人物悲剧形成的社会根源。

她没有想到,婆婆会把她抢回去卖给贺老六;没有想到,捐了门槛还是不能得到劳动的权利……社会这条“狼”把她拖到死亡的泥潭里她却全然不知。

其次,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又要把握“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防止出现因提问简单而使学生没有兴趣或因提问过难而使学生丧失信心的受抑现象,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有位教师在教学《警察和赞美诗》时设计了一个故事式的导语:一天深夜,在小巷的尽头,两个人走了个对面。其中一人问另一人:“这儿有警察吗?”另一人回答:“没有。”“那么,能不能在附近很快找到一个?”“恐怕不可能。”“那好吧,把你的手表和钱包给我。”故事讲完,学生大笑。

然后教师及时发问:“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出人意料。”“它反映了坏人什么样的心理?”学生回答:“害怕警察。”“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写到了警察,结尾也出人意料,但主人公苏比不但不害怕警察,反而还要当着警察的面做坏事,这是为什么呢?”教师的提问让学生由大笑转向对故事艺术手法的鉴赏,并且和课文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第三,要树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理念,以营造心理安全的环境。教师不能只凭回答的结果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要允许、理解、宽容学生的错问错答,这样,学生才能敢问、敢答,课堂提问才能真正呈现出帮助实现教学目标的效用。

有时学生的答案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这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要能迅速、准确地摸清学生回答出错的思维过程,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新的教学资源。一位教师教学《雷雨》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侍萍把周朴园给她的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撕了?”

一位学生在下面小声说:“钞票太少。”虽然声音小,但是全班同学都听到了。这意外的回答给老师出了一个难题,不及时处理是不恰当的。于是这位教师接着问:“文中认为钞票少的人是有的,大家看是哪一位?”

后面这一问有效地化解了意外:一方面巧妙地否定了那个学生的答案,使他意识到自己回答的偏颇失当,不露痕迹地教育了该生;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了鲁贵的为人,拓展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有效提问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提问的技巧。一是要充分重视对学生作答后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让课堂中的每一次提问都化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是要学会等待。一个问题提出后,最好留出适当的等待时间,因为学生需要搜寻信息、归纳整理信息。

学生回答后,不要马上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而应该等待一段时间,保持倾听的耐心,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补充或修改自己的回答,使回答更加完善,以此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三是要打破固定的、僵化的提问模式。可以不断变换方法,采取多种提问手段,让所有学生都产生期盼心理,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高考资源网班主任之友群号5423911班主任之友群期待您的加入!在这个群里您可以与更多的班主任老师交流您的经验,倾诉您在带班中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困惑,大家一起帮您想办法,解除困惑!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