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经济常识》(下)导学与训练
第七课 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第四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学习目标
1、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意义。
2、理解: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结合两方面的事例,说明青年学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应适度消费。
3、运用:根据消费要与国情相适应、要与家庭收入相适应的原则,拟一份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合理化建议。
二、学法建议
1、学习本框内容,要全面地重点把握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正确认识扩大消费需求对发展社会生产的重要作用。
2、要结合日常生活中铺张浪费的现象,进行对比,深入理解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必要性及其要求。
三、学习探究
(一)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自 学 导 航思 考 练 习
1.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表现哪几个方面?
2. 为什么说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电的需求迅速增长,家电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说明:
A.消费促进生产;B.消费决定生产;
C.生产创造消费;D.生产决定消费;
2.课本P81的图表告诉我们: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的平均占有量不断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知
识
运
用
1.(2004年湖南卷)近年来我国电信行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均已超过2.6亿户。我国居民对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巨大需求带动电信行业的蓬勃发展说明
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2. (2004上海卷)14.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换代,对住宅、汽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说明
A.消费具有生产功能 B.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增大
C.消费结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
D.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结构的进步
3. (2003年上海第25题*多项) 随着个人按揭贷款等金融业务的广泛开展,上海居民购房热情大为高涨,房产价格持续上升,房地产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这说明
A.商品价格的变化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B.消费对生产具有推动作用
C.个人按揭贷款是中央银行的重要业务 D.房地产业属于第二产业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自 学 导 航思 考 练 习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什么是适度消费?为什么要提倡适度消费?
3、怎样理解物质消费要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4、什么是科学消费?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什么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1、根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说明要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2、漫画“小儿麻痹症”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3、有人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过苦日子,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相矛盾,应怎样认识这种观点?
知
识
运
用
1. (2005年广东政治试卷第14题)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 (2000年全国第31题)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
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
对话表明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
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
四、知识整合
1.
原因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树立 2.
正确
的消 1.
费观 2.
要求
3.
4.
五、点击高考
1、(2000年上海地26题*多项)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消费结构逐步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下列选项中符合这种趋势的产业结构变化有( )
A.发展住宅建设、家用轿车等产业 B.发展服务业,重视“假日经济”
C.发展农村的家庭农副业,提高自给程度
D.发展技术含量低、见效快的小纺织厂、小造纸厂
2、(2000年全国
高考试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企业因为商品滞销而减产甚至停产。这说明
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3、(2005年江苏政治试卷第35题)近几年来,有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针对这种情况,某校高三 (3) 班专门召开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主题班会。
(1)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自己对这一消费现象的看法。
(2) 针对本班同学日常生活消费状况,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
和研究方法。
4、(2003年全国文综第38题)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牢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既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
(2)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应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8分)
5、(2003年上海第30题) 十三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华社记者用“大起来的住房、多起来的私人轿车、低下来的食品支出比重、高起来的文化程度、热起来的假日旅游、快起来的通信方式”等词语来描绘这些变化。请简述消费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的一般趋势。
6、(2001年上海第32题) 上海市某中学举办了一次“我看上海这五年”的征文活动。高三学生许明为了写一篇关于上海市五年经济生活变化的文章,需要一些具体的数据。于是他打开电脑,点击了一个相关网站,轻而易举地下载了上海市有关统计数据。
指 标1995年1999年
国内生产总值2462.57亿元4034.96亿元
人均年消费性支出5868.12元8247.69元
人均年娱乐和文化服务消费356.19元711.62元
(1)假设你是许明,请根据以上数据,运用经济常识中的有关知识对上海市居民消费生活五年来的变化进行分析。
(2)在该网站上,一位专家正在就电脑网络未来的发展与网民对话。假设你是许明,请就电脑网络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向这位专家提一个问题。
7、(2000年广东高考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某大型冰箱生产企业负责人在总结自身发展的成功经验时曾谈到,为满足当今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选择的需求,已研制出三角形冰箱等多品种的冰箱。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减少周工作日数、增加假日时间等一系列措施,导致节假日期间商品销售额激增,外出旅游人数大幅增加,在庐山等著名旅游线路、旅游胜地出现了机票、车船票紧张,旅店生意火爆的状况。这些现象被统称为“假日经济”。它使得一系列行业的生产经营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结合我国目前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宏观经济形势,简述你对以上材料的看法。
六、能力拓展
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服务性消费,引导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增加即期消费。回答1-2题
1、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主要是:
A.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越大,经济发展的就越快;
B.消费需求只有超过生产需求才能使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C.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之所以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是因为:
A. 有利于稳定物价; B.是市场经济平等性特征的体现;
C.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D.有利于良好的生活习惯;
3、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已迈入了小康。但有的农民消费还往往只重视吃穿住,不注重对智力
的投资;有的农民认为已经富起来了就不必过于节俭,喜欢讲排场。
(1)材料中的消费观念可取吗?为什么?
(2)你认为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应如何消费?
七、研究性学习
蜜蜂的寓言
18世纪初,有个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他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跑。
这首诗宣扬的“浪费有功”的观点在当时受到指责,但在200多年后,这部在当时声名狼籍的作品却启发凯恩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上的革命,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和总需求决定理论。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反之亦然。引起30年代大危机的正是总需求不足,或者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是有效需求不足。解决的方法则是政府用经济政策刺激总需求。
总需求理论的提出在经济学上被称为一场革命。它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例如:如何看待节俭。在传统观念中,节俭是美德。但根据总需求理论,节俭就是减少消费,消费减少就是总需求减少,总需求减少则使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衰退。由此看来,对个人是美德的节俭,对社会却是恶行。这就是经济学家经常说的“节约的悖论”。“蜜蜂的寓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研究:阅读了上面的故事后,你怎么看待“节俭”和“浪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