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谈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层次性及操作程式 空间想象能力是教学大纲中确定的三大基础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培养应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初中的美术、工艺制作等课程不能正常开设,使学生升入高中后所具空间概念非常薄弱,而平面几何的定势思维又给空间概念的形成带来了认知上的障碍.因此,立体几何教学的分层次、有步骤、循序渐进就显得非常必要.以下是笔者所作的一点尝试. 1 形成阶段,借助直观 立体几何入门阶段,教师运用教具助教,学生制作模型助学,可促使图形在学生头脑中“竖”起来. 1.1 借助模型分析、判断 在讲“过不在一直线上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时可借助直观模型:老人的拐杖、单撑自行车等帮助理解.讲“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可这样处理,提问:“门为什么在加上插销后才能固定呢?”生活现象解释了科学的理论.模型不仅可验证结论,而且能够发现真理.如在讲“二面角的平面角”一节时,可设计教学过程:将书张开构成一二面角,并不断改变张口大小,提出问题:从模型的变化可发现二面角有大小之分,请问,用怎样的量度量它呢?(停顿片刻),问:回忆一下,对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和平面所成角是用什么方法度量的呢?(转化为平面内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