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写法)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由两个层面构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包括抒情手法(方式)、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二、抒情手法(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理、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吊古抒怀)
三、描写手法
1.渲染 2.烘托 3.衬托 4.动静结合 5.虚实结合 6.抑扬结合 7.白描 8.多角度描写(点面结合、远近结合、明暗结合、浓淡结合、上下结合、高低结合、俯仰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结合、音形色结合)
四、修辞手法
1.比喻 2.比拟 3.双关 4.借代 5.夸张 6.互文 7.对偶 8.顶真 9.设问 10.反问 11.反复 12.对比 13.用典 14.起兴
(二)常见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直抒胸臆的艺术效果:真切自然,感情强烈,浓重感人。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杜甫《登高》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了诗人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本诗作于诗人客寓成都,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