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关注国计民生、感时忧国的精神,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抱负,与忍耐和承受苦难的人格;注重学生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 2.了解这篇传记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会文学真实性的特点,以及此传记中人、诗、史三者有机结合的特点。 3.将课文作为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一石三鸟,既能学习传记文学的相关知识,又能积累增长语言、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4.充分利用教材,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传记,有效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料。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激发学生阅读传记的兴趣:有收有放。放,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教学的起点,从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切入,学生既可自己提出问题,也可以从教师提供的话题中做出选择,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自己思考,独抒新见;收,学习活动由教师引导,不是让学生信马由缰,要紧扣本传记的特点展开。共用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