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级 姓名 日期 编号 19 课题: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展示45分钟》 ※ 《复习目标》(1分钟)1. 伴性遗传(ⅱ) ※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环节 质疑提升环节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内容时间 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自主阅读课本必修二的第一章的第2-3节的内容,完成资料的“回扣基础 构建网络”(10分钟),完成下列自研任务板块一:萨顿的假说及实验证据学法指导:自主阅读书本27-29页内容,标注关键性的字词并结合资料考点一,注意以下名词,“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显性和隐性”并完成下列自研任务:重点识记: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得出与萨顿有很大的关系,他运用了一种跟孟德尔不同的研究方法,阅读课本27-28的文字,注意萨顿假说的理论基础,完成下列自研任务 1.萨顿假说的内容是什么?假说依据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分析摩尔根是如何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完成下列填空: (1)果蝇的杂交实验 上述杂交实验结果表明:①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受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现的新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尔根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尔根设计了________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他的上述假说是正确的。总结归纳: 1.萨顿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摩尔根的科学发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摩尔根的发现又为萨顿的发现提供了科学证据。 2.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如:x与y,z与w,其余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 3.性别决定方式有xy型和zw型。x与y虽然形状、大小不同,但是同源染色体。男(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女(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对于鸟类等,雄性为zz,雌性为zw。 4.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过程受环境(如激素等)的影响,如xx的蝌蚪在20℃时发育成雌蛙,30℃时发育成雄蛙。板块二:伴性遗传学法指导:自主阅读课本33-36页的文字再次结合资料的考点二,标注关键性的字词,注意以下名词,“性染色体“伴x显(隐)性“伴y遗传”并完成下列自研任务:重点识记: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有它特有的一些特点,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同学们正确写出体细胞的基因型以及配子的基因型结合着课本相关文字,仔细阅读考点二的核心突破1,注意遗传方式与之相对应的图谱,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回顾一下,完成以下自研任务分析典型系谱图,完成填空: 1.伴x隐性遗传 (1)实例: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果蝇的白眼遗传。 (2)典型系谱图 (3)遗传特点 ①具有____________现象;②患者中________;③女患者的__________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④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 2.伴x显性遗传病 (1)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典型系谱图 (3)遗传特点 ①具有____________现象;②患者中________________;③男患者的________________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 3.伴y遗传 (1)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2)典型系谱图 (3)遗传特点 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____________,女性全正常。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②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________,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总结归纳:性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与常染色体是一致的,也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上述图解中,我们只写了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xx、xy,其实,在减数分裂时,还有常染色体同时在活动,即:44+xx→22+x(卵);44+xy→22+x(精子)或22+y(精子)。板块三:聚焦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学法指导:自主阅读资料书100页的考点三,,一般这类题目不同于我们平时说所讲的理论,这类题目一般需要你正确的写出基因型,仔细阅读相关内容寻找这类题目的解题突破口,标注关键性的字词,并完成下列自研任务:例1.如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ⅰ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ⅱ、ⅲ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已知控制大麻抗病的显性基因d与不抗病的隐性基因d位于性染色体上,但不知该对基因在ⅰ、ⅱ片段,还是在ⅲ片段。若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可能有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株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不知其是否为纯合子)的大麻杂交,请推测子代可能的性状表现。 ①如果d、d位于ⅱ片段,则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d、d位于ⅰ片段,则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对基因在ⅱ片段,请写出上述第①题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1中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的遗传图解(从f1开始写)。 ①两人小对子:检查分享自研成果,对子间重点交流双基知识点的答案,对子间相互进行等级评定。(2分钟) ②五人互助组: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组长主持对这些疑难问题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重点讨论: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2.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5分钟) ③十人共同体: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方案,分派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小组长带领成员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8分钟) 展示单元一:1. (2010·郓城一中模拟)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及其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图解如下: p 红眼(雌)×白眼(雄) ↓ f1 红眼(雌、雄) ↓ f2 红眼(雌、雄) 白眼(雄) 3/4 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支持/不支持)萨顿的假说。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提出以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情况) (2)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试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以下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p 红眼(f1雌)×白眼(雄) ↓ 红眼(雌) 红眼(雄) 白眼(雌) 白眼(雄) 1/4 1/4 1/4 1/4 ①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其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设,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和预期子代的基因型即可,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b、b。提示:亲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出。) 实验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预期子代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展示单元二:2.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 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 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 3.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 a.红绿色盲基因和它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人类的x和y染色体上 b.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由于交叉遗传,儿子一定患红绿色盲 c.人类的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x或22+y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4.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据下图判断该病遗传方式和有关基因型( ) 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1为纯合子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4为杂合子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4为纯合子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1为杂合子 5.为了鉴定下图中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下列方案最科学的是( ) a.比较8与1的常染色体dna序列 b.比较8与3的x染色体dna序列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展示单元三:6.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ⅰ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上ⅱ区段(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 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 展示单元四:方案预设:1.选择题要逐个选项进行分析,争取生生过关。 2.资料分析题要注重讲解你们是如何从题目的已知条件中提取重要的信息的 3.力争语言流畅,思路清晰